建水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建水明洪武二十年,滇南小城发展的新纪
TUhjnbcbe - 2024/4/5 20:17: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热心公益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73182.html

一、明洪武二十年

历史上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洪武皇帝。洪武十四年九月,朱元璋稳定了在内地的政权后,调集30万大军进攻云南。

次年,明军兵分两路,一路下滇南,一路向滇西,后来攻克了元朝在大理的政权,彻底平定了云南。

平息战乱后,朱元璋决定把征伐云南的军队留下驻守边疆。为了使军队能够安心驻守,洪武十七年,朱元璋又命令把戍边的军士家属,全部从内地送到云南,落籍为军屯户。

还从内地人口稠密的地方如江南、江西等地,大量移民到云南充实边疆。

《滇粹》记载:“洪武二十二年,沐英还滇,携江西江南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种子、资金,区别地亩,分别于临安、曲靖、云南、姚安、大理、鹤庆、永昌、腾冲各郡县”,洪武二十三年,沐春“移南京人三十万”入滇。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写到清康熙年间,嫁给韦小宝为妻的沐剑屏小郡主,系出名门,来自威震一方、镇守云南的“沐氏家族”。便可追溯至明洪武年。

自沐英开始,沐春、沐晟等镇守云南,世袭西平侯、黔国公等爵位,掌握云南兵权,沐氏家族世世代代,为大明朝镇守边疆。

史书记载,明初上百万汉民以南征、流官、军屯、民屯、商屯、谪戍等不同方式,从中原江南等地迁徙入云南,散布在各地。明代在云南实行的“屯田制”使数以百万计不同阶层,不同职业的汉族迁徙而来,给蛮荒之地带来了文明。

当时的江南之地意味着文明的天堂,从最富庶的地方向着蛮荒高原迁徙的人们,或许最初是无奈的、悲壮的。不会有人愿意长途跋涉、背井离乡。

但中国古人的生存理念又是顽强的,一旦上路,他她们迁徙过去的就不仅仅只是个人,而是整个生活的世界……

二、临安旧梦

在徐霞客的游记里写道“建水者,古称临安也称步头”。“临安”是古代杭州的名字。建水位于昆明之南,气候温和,土地广阔。

那些身怀绝技的无名工匠,跋山涉水,他们决心要在这处红河中游北岸,临近哀牢山山脉的地方,打造一座能与江南苏杭相媲美的文化之城。

《建水州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建城。砌以砖石,周围六里,高二丈七尺。为门四,东迎晖,西清远,南阜安,北永贞。”

最早在大理南诏国时期建水还只是土城,明洪武二十年,随着军队进入,开垦戍边,建水扩建为砖城。

建水被按照江南临安的样式打造,天堂的记忆在高原上变成了现实。古临安杭州,代表着中国最诗意的生活。

在这里,人们又重建了一座貌似杭州的文化宝地,内地的人们以最成熟的技艺,诗意的生活态度去营造。

手艺又开始复活、升华,他她们从内地带来了丝绸绣品、文房四宝、稻种、茭瓜种、莲藕种、花种等等代表着江南的各种宝贝。他她们为蛮夷之邦带去了一个新的天堂。

宅院按照江南经典化的模式,完整地保存在迁徙过来的人们的记忆里。就在这高原土地上香火永继了,所以一定要将自家的庭院打造得地久天长,古典的装饰轩窗朱门;轩窗、回廊,花台、照壁都要绘上格言、诗词、绘画;

就是天井的石阶上也要雕出花纹云纹,一切都要照着唐诗宋词里描绘过的,那种诗意的栖居来打造。

明洪武年间至民国时期的六百多年里,很多文人墨客游览过这个雕梁画栋的边疆小城,明代文人到过临安府城后,发出了“金临安,银大理”的赞叹。

三、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城建好后,还需要有水,这座古城的名字不管怎样更改,由始至终都从未离开过水,有水的城市才更活泼生动。

大理的古南诏国于唐代中期,在此建“惠历城”,惠历为古彝语,指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因为当时每逢夏秋之季,这里便一片汪洋。

道德经中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的品性是最接近于“道”的,善利万物、滋养万物,而又不与万物相争。

水是一座城市的灵性所在,这里古水井较多,且都历史悠久。古井至今仍然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般热闹,井水清澈甘甜,泡出来的茶是绝对的上品。

古城里这些古水井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地涌现出甘甜的清泉,滋养着建水及来到建水的人。

四、雕栏玉砌应犹在

“百亩田、万卷书、琴三弄、酒一壶、朝出耕、夕入读,也非仙道也非佛,半是农家半是儒。”

建水崇尚儒学,有“滇南邹鲁”的美誉。这里有规模宏大、建筑精致,仅次于山东曲阜的文庙,建于元至元朝二十二年(即)年,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节日里建水人都会举行纪念孔夫子的活动。

这里学风浓厚,洪武年间建“临安府学”。在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建水就占了一半,有“临半榜”之称。

对于有古典情怀的现代人来说,真的想寻一处古静清幽、又满是墨宝丹青,适合文人雅士隐居的去处,那非文化底蕴深厚的建水古城莫属了,兼具自然风景与人文情怀。

这里的生活讲究“精雕细琢”,从前的人是将宅院作为传宗接代的家来传承,没有人会在建房的时候就盼望着将来卖掉。比如被称为“建水第一豪宅”的朱家花园,精妙的工艺和细节,花了四十年的时间来打造,为的是代代相传。

与中国那些失去了历史的新城,或是维修重建、焕然一新的古城,比起来,建水这个城看上去充满沧桑感。

建水不如大理热闹,也没有丽江的浮躁与嘈杂,但走进去,它是古典的、有生气的。

随处可见元明开凿的古井石碑和清代的牌匾楼阁,中国风的水墨壁画;古城里街巷的路面用青石板铺砌,沿街的铺面鳞次栉比,遍是楼台亭阁,酒旌食馆。

以致今天人们要证实曾经存在过一个“雕栏玉砌应犹在”的世界,找回那些传统的建筑样式、手工、生活方式只有去建水。

这里高高在上的不是钢筋水泥构建的高楼大厦,而是朝阳余晖、白云鸟群、明月星宿和一种古典的生活方式。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建水明洪武二十年,滇南小城发展的新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