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

开栏的话

云南有多公里的国境线,26个世居民族有16个少数民族跨国境线而居。各族人民面对汹涌而来的市场经济大潮,面对急剧变化的竞争世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追寻以现代社会同步的好梦。作者以一个民族选择一个乡村的形式,努力用文学的笔调,再现每个民族在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的一次伟大跨越,谱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就。每“读”一页,都似乎从海拔米的梅里雪山,到海拔76.4米的西南三省最低点——河口,俯看到了一个峰峦迭起的“山国”,一片人间净土,一片彩云之地,一个诱人的“天堂”。

即日起,云南网刊发《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连载,共26个章节。以“梦”的名义,向读者叙说云南各个民族在现实时光中的“奋斗史”“抗争史”“发展史”和“心灵史”,带领读者去接近和发现云南各民族极不平凡的生存空间和脱贫的光辉历程。

《彩云绮梦》云南出版集团、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苗族篇:荒田村的“攻坚之战”

荒田村地处中国版图最南端的中越边境线上,隐藏在峰峦起伏的云雾里,基本与世隔绝。村寨往南米就是山峰顶端,也是封锁严密的国境线,处处是悬崖峭壁。他们世世代代守卫着祖国的这10公里边境线,与外界交往只有村子北面的一条道路。这条道路通往乡里虽然只有十七八公里,但基本上是毛路,晴通雨阻。从海拔二三百米的八布河峡谷到一千米左右的荒田村,晴天要在的坑洼里颠簸半天的时间;雨季需要在危险的泥石坑里爬行一昼夜。有的危险路段行车基本上跟人步行的速度差不多。一切农副产品都苦于运输成本太高,卖不出去;即使卖出了,扣除运费用就毫无利润啦!

荒田苗族新居

面对贫困,该怎么办?荒田村正如其地名一样,确实有许多无奈之处和难言之苦。这里居住着户,共名苗族同胞。但竟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长期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不能让一个民族掉队”,也不能让一个苗族村子掉队。荒田村的脱贫问题,成了州县乡三级领导的头等大事。如果荒田村不脱贫,就会影响整个云南苗族的脱贫。各级领导无数次入村进户调研,会诊把脉,一致认为:荒田村是边疆民族贫困山区的典型。

苗族干部

这是一场艰难中攻克艰难的战役。村*支部会、*员会、群众大会,都感到压力如山,都在寻找致富的门路。土地承包责任制已经40年了,一切责任都落实到了农户,既没有大锅饭可吃,也没有村民偷懒。老百姓天亮苦到黑,一年苦到头,就是富不了。

穷根在哪里?有人曾经指出:荒田村贫困的主要原因仍然是“等靠要”思想严重。村*支部开了无数次会议检讨,*员干部人人带头清除“等靠要”的思想。大家嘴上承认有“等靠要”思想,心里却并不承认“等靠要”思想完全不对。村干部都是土生土长的农民,心里十分明白,不“靠”不行!如果不靠*和国家的*策,荒田村就没有美好生活。不“要”也不行!如果不向国家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仅仅靠农民自己的小收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也无法解决水电路问题。至于“等”,绝对不能等!等就等于放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等于自动开除在地球上生存的权利。“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这个村子很快“热闹”起来。一次次地开会,无数次地填表,大规模无死角地发动群众。无论是墙壁上的标语口号,还是手机里、电视里、广播里的宣传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县农业科技局定点挂钩,县里还派来5名驻村工作队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挨家挨户地问情况、摸家底。反反复复地核实家产,落实到每一笔收入来源的依据,并且按照“三评四定”的程序公开评议。全村13个村民小组,一个小组一个小组地反复评议。全村共有户人,一户一户的反复核实,一人一人地登记,并在每一张表格上签名盖章。最后,全村核定为建档立卡户的贫困对象有户人。建档立卡,访贫问计,限期脱贫,这种感召力就像盐巴掉进油锅一样,沸腾起来。一向沉寂的边寨顿时热闹非常。

大约七十年前翻身做主人时,村里热闹过。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村里也热闹过。这次的热闹与前两次有所不同,至少近四十年来,在荒田村还没有发生过这样涉及人人切身利益的大事件。大家感到,这次最不同的是在“精准”二字上,一切工作必须精确到毫厘不许偏离国家规定的脱贫标准。诸如什么危房改造*策、低保*策、临时救助*策、边民补贴*策、耕地地力保护*策、产业发展奖补*策,还有就学保障*策、就业奖补*策、医疗养老保障等等,都必须宣讲透彻,无一疏漏;都必须落实到位,无毫厘偏差。上边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四面八方来的任务都得由村*支部来落实。全国万条路,进村一座桥。*和国家的一切方针*策,都得依靠村*支部这座桥与群众连接起来。村*支部一次次与困难挑战,工作队一次次反省践行自己的职责。穷不是社会主义!一个村有三分之一的贫困户,不是社会主义的全面小康社会。只有让农民过上美好生活才是社会主义。这是村*支部、工作队的历史使命。他们靠精心、精细、靠精气神,靠精诚所至使金石为开。

荒田村苗族朋友家做客
  村*支部和工作队认真研究国家扶贫*策的助推点,精心论证、编制争取资金、项目。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五年的攻坚克难,终于争取到了专项扶贫*策资金,争取到了金融、交通、水利、电力、通信、文化、社会保障等行业的大力支持。40个农户有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的积极性,很快申请获得了小额信贷。

若要富,先修路。这是一千五百多苗族村民几十年的呼唤。村委会通往乡*府的道路硬化项目与道路安全防护工程获得了有关部门批准实施。入村道路已经硬化4公里,串户道路已经硬化余平方米。有效地完成了伏的动力电改造项目与饮水提升项目。全村第一次实现通电、通自来水,通电视网络,生产生活得到保障。

为村民做好事也不容易,每做一件好事都会遇到很多困难,都需要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往往给农民办好事,农民却迟迟疑疑,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其实是穷怕了,怕连本带利赔进去,又雪上加霜。有的干部和贫困户习惯了过去的救济式扶贫,直接将钱物送到农户家里,贫困户高兴,干部也省事。这种吹糠见米的救济方式,好是好,但是救济的钱粮一吃完,又是贫困户。周而复始,年年岁岁皆如此,所以年年扶贫,年年贫困。这个障碍不突破,贫困帽子永远甩不掉。怎样激发农民内在的向上动力,不让向往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之火熄灭。*支部与工作队首先得考虑缩小与村民想法的差距,找出比过去更好的办法。他们将各个方面的扶贫资金整合起来,实行产业扶贫分红,让农户可持续收入,提高脱贫效益。这是创新,过去谁敢将集体资金拿去入股分红。这就得担当,如果集体资金被公司套走或者效益不好,都可能会追究决策者的责任。万事开头难。35万元的整乡推进产业发展资金,第一次入股龙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按6.5%分红。略高于银行存款利息,虽然利润不高,但是即保本吃息,又能加快畜牧业发展。大家看到了好处,又继续将50万元财*涉农整合资金入股龙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按7%分红。与龙阳畜牧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示范,闯出了一条公司加农户的脱贫路子。他们又将37.5万元的县肉兔养殖项目补助资金,入股麻栗坡县众裕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6%分红。再将37.8万元的财*产业发展资金,入股麻栗坡县农投公司,所得分红按条件量化给村民。全村户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将·3万元扶贫资金牢牢地捆绑在三个龙头企业的龙头上。龙头摆,龙尾甩,一条产业蛟龙开始在苗族山寨起舞腾飞。

攻坚克难需要担当。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严格的规定,扶贫性工程项目更为严格,必须公开、公正、公平地履行招投标程序,而且还必须接受一系列的检查验收。面对村里争取来的基础设施项目,如果由外地人员承包施工,那么成本高,运输费用大,村民没有收入。如果由村民承包施工,即可降低成本,又可增加村民收入。驻村工作队长刘成风长期从事纪检工作,他即坚持原则,又大胆地鼓励村两委班子成员、*员干部与能工巧匠带头,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承包下来,带领村民一起施工。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员干部勇于带头承包施工,村民就有机会务工挣钱。这批上百万元的工程项目,既锻炼出了一批农民技术工,又让群众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树立了村干部的威望。村民深深地感受:跟着*支部,群众能致富。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朴实而富有人情的人。云南边远贫困山区的农民更为朴实,而且最富有情感。当他们第一次在村里拿到自己的劳务费时,就犹如在饥寒交迫中得到食粮和太阳。

村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内在动力之火,渐渐燃烧向上。攻坚之战,渐渐周密实在。打拼之力,渐渐精准显效。这几年发展种养殖业的效益,像无声的春雨滋润着贫困的建档立卡户:35户养殖能繁母牛和牛犊61头,36户获得实施产业奖补9.1万元,户获得量化分配3.78万元。80余户非建档立卡户养殖能繁母牛和牛犊余头。例如,新寨的建档立卡户王廷富家6口人,他是唯一的劳动力,因外出务工导致右腿截回家。村里支持他养殖了3头肉牛,第二年发展到12头,尔后每年保持存栏10头以上,出栏销售5头以上,纯收入5万多元。目前建盖起平米的砖混结构住房,而且新建牛圈,扩大养殖规模,获得了自主发展产业奖补资金与贴息帮扶优惠。驻村工作队的帮扶工作,精准到每个贫困户的长短,补其所短,扬其所长。凹塘村小组的熊世家4口人,由于长期死守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越过越穷。工作队就帮助他出主意,申请5万元小额信贷,购买能繁母牛6头,当年生牛仔4头,很快新增到12头,出栏8头,纯收入达4万余元,顺利实现脱贫。再例如,原来王廷明家4口人,蜗居在70平米危房中。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很快脱贫,并且建成了全村最漂亮的农家别墅。夫妻俩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种植苦参的技术,从1亩发展到8亩苦参,每年收入2万多元,还带动了大批农户种植苦参。目前,全村共种植苦参20余亩、砂仁余亩。

村*支部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果,而担心能否持续发展壮大,将科技教育作为脱贫致富的两只翅膀。先对全部建档立卡户家庭的劳动力进行技术培训,并延伸到全村的劳动力;然后,检查落实义务教育*策与建档立卡户学生的学习生活补助*策,耐心细致地做欠返流失学生的工作,做到了全村无一辍学生。科技教育与产业发展是农民穿衣吃饭的基础,也是农民农村农业的第一要务。农民吃穿不愁之后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起房盖屋、红白喜事。一个农户辛辛苦苦劳动一辈子,积攒不够盖房子、讨媳妇的钱。他们好梦常有,春梦难圆。*和国家*策让他们圆了美梦,7个农户完成了墙台梁建设,24个农户改造了厕所,个农户新建了水冲式厕所,87户个农户硬化了庭院,52户个农户硬化了室内厦子。住房有小问题的农户,得到一件一件地解决;有大困难的农户得到一家一家的排除。全村完成户的住房加固改造,完成65户的住房拆除重建,新建6户兜底保障房。如今的荒田村,家家户户的住房焕然一新。做这些事难是难,而且是从未有过的艰辛和困难。但是,实实在在,农民得到实惠。大家都像嚼了橄榄又喝水一样,回味无穷。

在村*支部会议上,从来没有豪言壮语,驻村工作队从来没有慷慨激昂的报告,都是些大实话。三穷三富不到老。这句话是农村生活的真实总结,也是中国农民与天灾人祸抗争的写照。生老病死,谁能抗拒!小病拖成大病,大病染成贫困,过去比比皆是。一场灾害,染成全村饥饿贫困,过去经常发生。面对这些硬碰硬的难题,他们未雨绸缪,防患未来。做实两件事:将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覆盖全村,即使外出务工人员回村也必须签约,并定期入户走访大病、重病患者,确保每个村民患病有所医,健康有保障。另一件事,是退耕还林还草多亩,防止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发展林下种植养殖业,让苗家村寨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中国毕竟改革开放了40年,荒田村的农民已经感悟到自己该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封闭不能进步繁荣,与世隔绝必然贫穷落后,必须打破封闭隔绝,外出打工闯世界!闯沿海,进广东、福建。学技艺,奔走浙江、湖南。他们通过技术培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从土地的微薄收入捆绑中解放出来。全村多人走向全国各地,跻身于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建筑业、石材加工业。依靠打拼挣钱,形成了一项稳定外来的经济收入。建档立卡户熊廷才家6口人,有4个劳动力,其中3人经过实用技术培训后外出务工,每年收入6万多元,不但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建盖了平米的房子,保持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下荒田的建档立卡户李正全家6口人,4人赴广东务工,每年收入达8万多元,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5年后新建了一栋2层砖混结构住房。大多数农户都是像他们一样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5年前的元增长到元,几乎一年翻一番。所有建档立卡户人均纯收入都稳定在元以上,贫困发生率已经降低到0.21%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3%。村民外出打工的最大效益是获得了新的生产生活技能,开阔了眼界,增长见识,在打拼中历练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和技术人才。王廷武家有4口人,他从挑混泥土的打工仔,成长为建筑设计人员,逐步成为带领村民致富的大包工头。夫妻俩从一贫如洗的建档立卡户变成村里有名的富翁,从住四面透风的破房,新居两层半的小洋楼。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村民物质生活的改善之后,渐渐地追求精神生活的改善,渐渐的与现代社会融合,渐渐地与现代社会同步。陶红林家有5个人,原来穷得家徒四壁,整个家当只有10只羊。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将羊从一变二,二变三,当年繁殖到40多只,收入达2万元左右,当年甩掉贫困帽。后来娃娃渐渐长大,夫妻俩的好梦也渐渐多起啦,一夜之间把羊群全部卖了,走向了打工的广阔世界。

不过,苗族村们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依然眷恋着自己的故乡。每年村里举行一年一度的苗族花山节时,多名外出务工者都要返回村里欢庆节日。

荒田村毕竟变了!这是40年的巨变,是70年的巨变,也是千百年来的第一次巨变!站在中越边境线的五星红旗下,遥望一年一度的苗族山花节,你会听到歌声里释放着他们生活的喜悦,你会看到舞姿里表达着他们无限的情感,你会发现七彩刺绣服装上刺绣着他们美好的梦想。夜幕时分,陶开晖带我告别了荒田村,我心里却吟出了走访时的感受:

峰峦起伏谷云深,新瓦房前歌舞临。

远道打工归故里,踩花山上结同心。

作者简介: 

孔祥庚,云南省建水县人,笔名云根,研究员。早年从*务农任教,曾任中共云南省委副秘书长、云南省委*策研究室主任,中共玉溪市委书记、玉溪*分区*委书记,云南省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出版《云根诗词》三卷以及人物传记《理想的父亲》《朱德与云南》,非虚构文学著作《彩云绮梦·云南26个民族的伟大跨越》《五个石头的故事》等。

相关阅读: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汉族篇:万里云南有“可渡”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彝族篇:小村寨的“城子”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白族篇:诺邓火腿与西班牙火腿的历史性决胜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哈尼族篇:当大地成为艺术的时候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傣族篇:守护最后的原始雨林

《彩云绮梦——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的伟大跨越》壮族篇:坝美的当代“世外桃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