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建水总有不同的感悟,
环翠楼边飞过的鸟群,
坍圮废墟盛开的花丛,
一切在变却又是不变的。
在建水可以品出时间流逝的苍茫感。
曾经的钟鸣鼎食之家,
如今门庭冷落无人问。
反倒不如旁边喜乐寻常人家,
独自小楼成一统。
曾经诗书传家气自华的世家,
如今亦是家破财散不复回。
世人熙熙攘攘为利来,
管我门前闲坐看落花。
人世在变,建水古井却依然在那里,龙井红井诸葛井,醴泉渊泉溥博泉。单眼井、双胞井、三眼井、四眼井,建水古井之多,城中闲逛亦能邂逅几口古井,不过强迫症患者要找全各类型古井,定要费一番苦心。大多古井只能知大概方位,地图上无详细标识。问人,寻迹,乱转,柳暗花明终在巷子深处遇见。把寻找古井作为一个游戏,旅途平添了一丝意外的浪漫。东井东井,也叫醴泉,是建水最古老的水井,建于元代,后因水质日渐浑浊而被废弃。位于建水东城外太史巷头,位置还算好找。其名出自《礼记》“天降甘露,地出醴泉”。小节井小节井,又名渊泉,位于西城外小节处,俗称“小节井”。井水甘洌,四时不绝,水温却比溥博泉低。小节井是建水凉水井之首,有“小节井前喝凉水,一点一滴凉心头”之说。大板井大板井,也叫溥博泉,建于明代,坐落于西城外梨园街西头,位置比较好找。其名出自《中庸》“溥博泉,而时出之”。大板井“水味之美,贯甲全滇”。井边有龙王的石龛,常年受乡民供奉。建水的豆腐很出名,又以大板井水做的豆腐最好。新井新井,是四眼井,位于县城内东南部桂林街,建于民国四年,井旁有庙供奉井龙王。四口井井下相通,月夜倒影宛如四枚圆月。旁边有碑文记载,郡人萧致忠、杨聚五、王立仁与天王寺住持净亮商议后,决定在天王寺后一侧掘井。其井开掘后,水源丰沛,水质清冽。月儿井月儿井,位于古城南门外的哑巴寺村,原寺已毁,位置不好找,问了几个村里老人才找到确切位置。井圈上刻有月牙纹样,水位很高,仿佛伸手可及。相传,如来佛祖为了惩治水中黑龙,而将井口建成了半圆。瓷砖为后期各运动损坏后修补。诸葛井诸葛井,建于清初,位于古城北部,今北正街北头西口,据说井旁曾有座诸葛庙,故而得名。诸葛庙于清顺治四年丁亥兵变被毁。诸葛井于清嘉庆年间重建。诸葛井是甜水井,由于水位较低,井旁配有搅车,方便取水。燃灯寺井燃灯寺井,单眼涩水井,位于古城东北方向的燃灯寺门口,井水碱性大,不宜饮用,但是打水的居民骆驿不绝。古井附近有一座古清真寺,这座清真寺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我猜想这应该是元时色目人入滇。外来文化不断与当地文化融合的结果。东福井东福井,三眼井,井旁有古木,位于古城东北方向的东林寺街,旁边的东林寺始建于元代。绞车井绞车井,位于翰林街南侧的小巷里,旅居朱家花园附近应该会遇见,井圈上绳子勒痕印证了岁月沧桑,当初水位低,需借助绞车才能打水,据说后来因地震导致水位上涨,就不用绞车了。竹叶井竹叶井,位于翰林街东面的书院街上,旁边有水缸,不过已经人迹罕至。当地人说从井眼往下看,井壁一边的石头似一片竹叶,因此得名“竹叶井”。龙井龙井,建水最有名的四眼井。在朝阳北路的一个小巷里,建于明代,相传为浙江移民所建,因水质酷似杭州凤凰岭上的龙井水而得名。龙井四个井圈下的水并不相通,这与建水大多数四眼井不同。新桥双胞井新桥双胞井,我觉得是最具生活气息的一口井,其位于新桥街的农贸市场内。人来人往,洗衣,淘米,嬉戏,清洗果蔬,丝毫看不出这是一口跨越百年的老井。太史巷双胞井太史巷双胞井,太史巷位于古城东面。朱家花园井朱家花园天井中有一口古井,该井水位始终比地面高,水即是财,所以被朱家人视为风水井。井缘上有个小洞,水位高时,井水就会从小洞溢出,为“财源滚滚”。朱家花园一处古董店,琵琶,瓷器……竟然还有贝克汉姆像。老宅里云南人家常见的草墩。误闯一家民宅,看见一口院子中的老井,这井水曾经,现在,将来都滋润了一代代人,滋润了建水的紫陶,建水的一花一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