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发现龙窑之旅 [复制链接]

1#

出发前的功课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陶瓷是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陶瓷已有多年历史,一部中国古代的瓷器史,亦是一部传承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开篇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国陶瓷的相关知识。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中国作品,追溯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和。

(中国四大名瓷之青花瓷)

是青花瓷、玲珑瓷、粉彩瓷、颜色釉瓷。这些技艺仍在代代相传,主要在景德镇发扬光大,看看今天的匠心之作,其精美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中国四大名瓷之玲珑瓷)

陶瓷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以强烈的生命热望和极大的创造力,为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陶瓷艺术精品,这些陶瓷艺术品记载了中华民族成长的历程。

(中国四大名瓷之粉彩瓷)

在英语中,“瓷器”和“中国”的拼写法相同,即“China”。这并非偶然的巧合,因为瓷器是中国伟大的发明之一,它不独具有实用价值,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西方人爱之甚深,一直把它看作是东方文明之邦的美好象征,是古代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重要名片。(中国四大名瓷之颜色釉瓷)

:“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名垂千古,至今仍是我国瓷器的代表符号;

全国名窑分布地:浙江越窑,德清窑,龙泉窑/湖南长沙窑/四川邛窑/河南巩义窑,官窑,汝窑,钧窑/福建建窑,德化窑/故宫传世哥窑/河北定窑,磁州窑,邢窑/陕西耀州窑/江西吉州窑,景德镇窑

: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五彩陶,广西钦州坭兴桂陶,重庆荣昌安陶。每种陶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这四大名陶以地名命名流传至今,千百年来不管历史长河如何动荡变化,无数古代的匠人和现代的艺术家都传承了陶的古朴和原生态的特点,加上制陶工艺不断改进和提高,现在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到和使用陶器,很多教育培训机构也把陶艺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列为培训课程,商场中也有开设陶艺吧,可以说陶更早于瓷的出现,陶艺和瓷艺都在当代得到传承,大师级别的陶艺尤其备受艺术爱好者的追捧和收藏。

(上图为中宿窑收藏品之茶炉茶壶)

(上图为中宿窑收藏品之茶罐)

(上图为鲲视界收藏之建水紫陶茶罐)

(上图为作者中常用之建水紫陶普洱茶品茗杯)

(上图为作者在建水古城拍摄紫陶梅花公道杯)

了解龙窑

现代有柴烧,气烧,电烧多种烧窑方式,在古代烧窑只有柴烧,最常用的是"龙窑“。古龙窑是指古代用于用柴草、松枝烧制陶瓷的龙形土窑,根据中国现在还在使用的陶客古龙窑,可以清楚的看出,古龙窑用土和陶砖砌成。

古龙窑最早始于战国时期,以形状像龙得名。古龙窑依山势砌筑成直焰式筒形穹状隧道,一般长约30~70米,高约1.6~2米,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沿窑长方向两孔间距约为80~厘米。

从横断面来说,窑头最小,窑中部最大,窑尾又较小。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加上此种窑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升温快,降温也快;可以快烧,也可以维持烧造青瓷的还原焰。故有说龙窑是青瓷摇篮。影青、黑釉瓷等大都是在龙窑里烧成的。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

龙窑在我国已有很悠久的历史,在明代以前南方各主要产瓷地区(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等省)已广泛采用。

龙窑的特点:①窑体倾斜设置,本身就起着烟囱的作用,所造成的几何压头能克服料垛阻力,使窑在接近零压状态下操作,减少了漏气、吸气现象。②由于燃烧段逐渐后移,有效地利用了烟气热量和产品热量,使热损失显著降低,并可提高燃烧温度,缩短生产周期。③由于烧成快,窑体散热与蓄热不大,单位产品的热量消耗较少,其热效率接近于隧道窑。④窑的结构简陋,使装窑和出窑的劳动强度大,难以实现机械化和半自动化。⑤窑内温度和气氛波动较大,烧制大件产品和比较致密的工业陶瓷容易发生冷裂。有时由于烧成温度下的保温不足,影响烧成质量。

发现龙窑美丽乡村

为了更多了解龙窑,经过搜索资料和多方咨询,年春,我们来到中国广东的一个藏在深山的陶瓷小镇,在这里我们找到了多个古龙窑,也了解了中国古代陶瓷技艺的南迁之路,也更清晰了陶瓷的古代水上丝绸之路。这里现在还居住着一批世代以烧龙窑制陶为生的村民,据说大多是当年从中原沿着客家人南迁之路,沿着赣江浈江北江一路南迁,如今这里成为龙窑的“活化石”,也是中国著名的工业陶瓷之乡。

石坎位于清远龙颈镇,距离广东清远市清城区约40公里,清远的前身是原广州市清远县.早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息繁衍.汉元鼎六年(年)置县,名中宿.隋开皇十年(年),改设清远县,自建置至年共有年历史.年1月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建立清远市。

百度百科:清远市清新辖镇。在县境西北部,西邻广宁县。村四面为石灰岩山,成陡坎状,故名石坎,民国27年()形成圩集,镇因圩名。年称石坎乡,年成立石坎公社,年改区。年建镇。清新区石坎片区以原清新县石坎镇的区域为石坎片区的行*区域。位于广东省的西北部,北江中下游,隶属清远市,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过渡地带,总人口2万人,总面积.6平方千米。明末时期,石坎镇的陶瓷行业已经产生,至今已经有几百年发展历史。

年,传统陶瓷行业,正式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可及赞许,并获得“清远瓷乡石坎镇“美称,“广东传统电瓷之乡”美称。

图为作者大斌(左1)和当地龙窑文创代表品牌发起人张艺老师(中),及清远诗行远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曾经理(右1)合影。

(古法搅拌机,现在依然在工作)

(到处是陶瓷,地面随处可见历代瓷器的踪迹)

(废弃的院落依然可见往日的诗情画意)

(匣钵—用于放置陶器一起堆放入窑烧)

(古老的村庄,残岩断壁里述说着是古老的传说)

(村里还保留着一些古龙窑,上图为保留完好还在生产的“同心窑”)

(在这里可以动手制作小陶器,体验从采泥,拉胚,上釉,到烧制的全过程)

(在这个美丽乡村,可以沿着乡间小路悠闲骑行,一整天都不嫌累)

(可以乡村漫步,欣赏田园风光,享受慢时光)

(可以自驾游连串的美丽村庄,连绵几十公里乡村道路,可能一个转弯就是一片惊喜)

(穿越竹林和花海,林荫小道和田园,下一个村庄又出现在眼前)

(附近很多茶山,可以体验采茶制茶,自己动手快乐无穷)

(阳春三月,路边成片的油菜花田,来一场花海美摄,可以拍出花海日出日落的绝美大片)

(晚上入住乡村民宿,可以安静欣赏星空听取蛙声一片,也可以月光下开心烧烤撸串,音乐派对)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用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

我们一直在路上

美丽乡村+古寨民风旅拍服务:鲲视界摄影油画工作室

研学团建文旅活动策划:深圳鲲腾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